深圳出发
您好,欢迎来到惠小驴旅游梦想世界!
首页 > 旅游攻略 > 漫游上海苏州河上三十桥
漫游上海苏州河上三十桥
作者:飘凌    出游时间:2013-04-28
康辉旅游公益分享平台
收藏 0 推荐 0 浏览 0

  中山西路三号桥离凯旋路桥很近,两端分别为中山北路和中山西路。这里实际上有三座桥并行。中间一座较高的是内环高架路桥,左右两座稍低者是与地面路相连的两个方向单行的桥。中山西路三号桥的桥名就标在这两座桥上。两座桥旁还各有一条过河管道,上有拱梁支架,西边的一条漆成天蓝色,东边有粗细两条管道都漆成土黄色。

  中山西路桥我也经常通行,我们通常称它为中山路桥或中山西路桥,周围已很少有人称其为三号桥。在桥名牌上称其为中山西路三号桥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30年上海市当局在市西建成了一条环行的中山路,北起交通路南至龙华路(即现在的中山北路和中山西路的线路)。从北算起,横跨苏州河的桥是中山路上的第三座桥,所以叫中山路三号桥。此桥几经损坏和重建,在1960年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桥,两端坡道较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造内环高架时,中山西路桥重建而成现在的三桥并行的局面。

  中山西路桥北端西侧是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桥的南端两侧原来有一些工厂。东侧的大孚橡胶厂和胶鞋十厂等都已不在了,现在成了上海市消防局大楼和消防博物馆。西侧的上海一纺机厂的建筑还在,现在成了一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但据说生产部门已迁至郊区,旧的厂房等出租作创意园区。原有的一支大烟囱模仿世博会园区中所为改成了一支硕大的气温计。

上海

  查看原图24-2中山西路桥西侧

上海上海

  25-强家角桥强家角桥是座人行桥,长51米,宽5.5米,拱形钢梁与乌镇路桥相似,漆成天蓝色,在阳光下很有美感。这是苏州河上又一座不以路名命名的桥梁。强家角是以前这里的一个地名,位于桥南岸西侧的河湾处。河湾处呈三角形,所以又称三角场。从1827年开始,强家角设渡口,称强家角渡,渡口运行到1997年12月16日。这一天新建的强家角桥正式通行,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强家角渡撤销。我以前在苏州河北岸工作时骑自行车与同事结伴下班回家,偶尔也从此渡口过河。

上海

  26-古北路桥古北路桥连接普陀区的大渡河路和长宁区的古北路。古北路桥是座双幅桥,向南向北的车道由两座桥所组成,每幅宽16米,两幅相隔1米。北面的桥面斜坡直达大渡河路光复西路口,南端的引桥跨越长宁路直到古北路天山支路口。此桥建成通车于2008年1月。在此之前这里是一座桥面较窄的人行桥。该桥建于1985年,使用一跨式钢梁。这一段河道两岸以前有很多工厂。南岸有国棉二十一厂、顺昌石粉厂和天原化工厂等,北岸则有上海酵母厂、上海火柴厂,上海塑料六厂、上海试剂总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等。但苏州河在中山西路桥和北新泾桥之间,没有其它桥梁只有强家角渡和光复渡(在化工研究院和天原化工厂之间)两个渡口。所以建了这座简易人行桥后大大方便了工厂职工的过河。建桥后不久光复渡即因乘客减少而停航。现在两岸的工厂都已搬走,留下的空地上建起了楼房或变成了公园绿地。南岸原国棉二十一厂处成了虹桥河滨公园,天原化工厂处建起了天原河滨公园及高层住宅。北岸的上海火柴厂一块成了长风一号绿地和火柴博物馆,原试剂总厂处则成了上海游艇会及码头和绿地。稍远处是长风生态商务区(内有大宾馆和商务楼)和长风公园。两岸的面貌变化巨大。

上海

  27-泸定路桥泸定路桥是座新桥,建成于2010年2月,桥宽27米,总长491米,过苏州河的主跨长57米,北通泸定路,南接威宁路。桥的两岸以前也都是工厂。最著名的是我国民族实业家和化工专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北岸的天厨味精厂和南岸的天原化工厂(此厂规模较大),另外北岸尚有泸定化工厂、染化七厂,长风化工厂等,南岸尚有硬化油脂厂、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等。现在工厂已大多迁走,改建成住宅、商务楼和景观绿地。

上海

  28-真北路桥和中环立交桥这里的南岸是北新泾镇,以前已是上海县地界,不属于上海市区了,但1985年后划归上海市长宁区。1932年在真北路(从真如到北新泾的郊区公路)靠苏州河边的端点建了一座跨苏州河的木桥。1964年拆除木桥改建成混凝土结构公路桥,长80米,宽10米,名北新泾桥。此桥北接真北路,南连北翟路(从北新泾到诸翟的郊区公路)、长宁路和哈密路,是上海西部交通的一座重要桥梁。对于这座北新泾桥,我还有一个沉痛的记忆。1990年前后,当时此桥的交通已十分繁忙,那时我的工作单位在苏州河北,而单位中有些同事住在长宁区的天山新村一带。一位结婚不久刚住上天山新村新房的同事,平时为人活泼热情,在一天骑自行车上班跨越北新泾桥时,在桥上竟被拥挤的车辆挤倒惨死在车轮之下。消息传来,大家无不为之叹息悲痛。以后每次路过此桥,我都会想起这起惨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新泾桥经改造重建,桥名改为真北路桥。本世纪初,上海开始建设中环线,其过苏州河处即在真北路桥。真北路桥又作了改造,并在桥的两侧各建一座南向和北向的立交桥。真北路桥仍保留其名,而在两座立交桥侧则标有中环立交桥字样。这一段中环线的通行,根据我的回忆大约在2006年下半年。在桥的南岸,一条条通向北虹路、北翟路、哈密路、天山西路等的匝道立交纵横交叉,在路面行人的头顶穿越,给人以一种现代化交通的巨大视觉冲击,令人头晕目眩。距桥东侧不远处是苏州河观光游船的起点丹巴路码头。我在河南岸拍照时是下午五点。码头上停泊着一条游船,空无一人,冷冷清清。桥南端有一座教堂名“新泾堂”。桥北东侧正在建造楼房,西侧是一排破旧民房,已有部分拆毁,再往西则是一个破旧的厂房。

上海

  29-祁连山南路桥祁连山南路桥连接北岸近年开通的祁连山南路和南岸的淞虹路,建成于2008年10月。此桥宽39米,主跨70米,一跨过河,据说是苏州河上迄今为止最大一跨的桥梁。这条桥相连的交通线是中环和外环之间的城市次干道。连接桃浦和北新泾,并把苏州河西端的各桥间距缩短到一千米。在桥的南岸东侧有个规模很大的物流中心,名“海烟物流”,是上海烟草公司的。对岸有巨大的储罐、吊车和输送带,河边泊有铁壳大驳船,似乎是建材物资供应站,在一堵墙上写有“城建物资”几个字。苏州河上的货运在市区已停止,可能从北新泾以西到江苏仍能通航。在河南岸距桥约百余米的防汛堤边还有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碉堡,猜想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遗物。以前在北新泾一带常能看到碉堡,现在已不多见,物以稀为贵,当作为历史遗迹保存。

上海

  30-外环吴淞江桥上海外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在1997年7月开工,1998年11月建成通车。跨吴淞江(苏州河)的桥梁是一期工程中的一个项目。外环线是全封闭全立交的城市快速干道,所以在吴淞江桥上没有慢车道,没有人行道,也没有桥边出口。吴淞江桥是双幅桥,南向北向车道的桥面分开,中有间隔。单幅路面宽17米,是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中间一跨过河。三跨长度分别为40米、65米和40米。桥东侧的两条拱梁用以承载过河管道。外环线的位置在北新泾的西部,再往西就是嘉定区的江桥和闵行区的华漕了。北新泾虽然在1985年划入长宁区,但毕竟是在市郊地区,所以我要走到外环线桥近侧拍照,比到前面二十九座桥要困难得多。事实上为拍这座桥我共去了三次。第一次我乘121路公交车到金沙江西路在新福路站下车想从桥的北岸西侧接近桥,结果遇到了一条吴淞江支流新槎浦的阻挡而未果。在金沙江西路外环跨线桥旁边见有一个寺院名“万佛讲寺”,就进去参观。此寺于2011年12月开光,是由一家旧的电梯厂厂房改建,所以都是水泥建筑,与一般的寺院不太一样。除此之外,寺内还有迎合当代人需求的财神殿和药师殿,也很有意思。寺内一转,时间已晚,就打道回府了。第二次再去,还是坐121路到金沙江西路,这次是在丰庄西路站下车,想从桥的东侧接近,但也找不到路,结果在金沙江西路的外环跨线桥上用长焦拍了几张吴淞江桥的桥面照片。第三次坐地铁2号线到淞虹路站后转乘新泾一路公交车到广顺北路。广顺北路的北端正在吴淞江(苏州河)边,在那里我才到了桥边。我去时有人正在下网捕鱼。广顺北路附近可能是一个工业园区,一座大楼的楼顶高悬杜邦公司的标识。

上海

  31-后记我虽然长期居住在苏州河附近,但观察从北新泾到外滩这一段苏州河还是第一次。通过拍摄苏州河上的桥同时观看两岸景色,我觉得苏州河经过整治,变化是十分明显的:河水不再黑臭了,两岸的脏乱情况虽说没有完全消除,但基本上是整齐的住宅和商务大楼、绿化带和观景步道,非常不错。感到唯一不足的是,可能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河滨被围在住宅区或单位之内,公众不能自由进入。看来要像杭州西湖边一样,还景于民,还需待以时日。为写本文从网上搜寻资料时,我才发现原来已有不少先行者在近年拍摄了苏州河上的桥并写了文章。有的文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还做了不少考证,很值得我学习和参考。可见苏州河的变化有目共睹,吸引了众多上海市民的注意。苏州河是近代上海市民对吴淞江流经上海市区这一段的俗称,一般都认为西端到北新泾为止,因为以前北新泾就是郊区农村了,所以外环线过吴淞江的桥名为“外环吴淞江桥”,而不是“外环苏州河桥”。但因为是俗称,所以就没有一条明确的界线。我理解吴淞江和苏州河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正式名和部分俗名的关系。也许随着市区的扩大,吴淞江被俗称为苏州河的部分会越来越多。基于上述认识,走到北新泾边上的外环线桥,我的苏州河之行就此打住,不再往前了。

【免责申明】

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飘凌” 分享提供,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或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或其它任何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