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发
您好,欢迎来到惠小驴旅游梦想世界!
首页 > 旅游攻略 > 大理崇圣寺三塔“妙香佛国”大理皇家寺院
大理崇圣寺三塔“妙香佛国”大理皇家寺院
作者:下一个开始会怎样    出游时间:2015-04-14
康辉旅游公益分享平台
收藏 0 推荐 0 浏览 0

大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文献名邦”,“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及其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崇圣寺三塔。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美学价值独特,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例为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众多游客的心目中,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到了大理如果不游三塔,就不算来过大理。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分成三个部分:崇圣寺、崇圣寺三塔、三塔倒影公园。崇圣寺三塔是还是唐代的建筑,三塔倒影公园和崇圣寺是当代新建的建筑。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

崇圣寺三塔

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丰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据《南诏野史》、《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年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耗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费工七十万零八千馀。可惜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因历经地震与兵燹,庙宇早已荡然无存。

1978年至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40万元对崇圣寺三塔进行全面维修,2002年起又大规模恢复重建崇圣寺,按时原于历史超越历史、出精品的要求,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大理建设特色的精华,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个层次进行规划建设,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六百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崇圣寺三塔

建筑主体以钢混结构为主,斗拱门窗及细部装饰全用上好的红椿木精雕细刻,中轴线建筑采用最高规格的金龙金凤荷喜彩,两次轴线建筑采用庄重典雅的玄紫彩,廊阁内院采用活泼诙谐的苏式彩,整个寺宇群落起伏跌宕、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佛像以《宋时大理国画工张胜温画倦梵像》等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烧铸而成,除禅宗元祖和九位出国为僧的国王系凡人不贴金外,其馀五百七十四尊都贴金彩绘,建筑群落采用细白麻石和青草石进行墙地面铺贴和台阶踏步的支砌,柱础佛台均用大理石汉白玉,整个群落石料整齐划一恢弘大气,体现大理石文化特色。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立在苍山之麓,洱海之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旧时崇圣寺(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所云“天龙寺”)前的建筑。湖光山色把三塔打扮的分外妖娆,而三塔对持,金碧交辉,又把苍山洱海点缀得更加秀美。崇圣寺三塔就像美丽而多情的白族少女,以其独特的卓越风姿,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据载,崇圣寺三塔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如今寺院已在历代的战乱和灾害中毁坏,而三塔却历经千余年沧桑而保存了下来。

崇圣寺三塔

三塔之中主塔又名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36年),高69.13米,是16层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密檐式塔。和同类型的密檐式塔相比,千寻塔要高得多,因为西安的小雁塔仅高46米,比千寻塔矮23.13米;杭州的雷锋塔建于宋代,只有5层,而大理千寻塔建于唐代,高16层,崇圣寺的高超建造技法由此可见。

崇圣寺三塔

千寻塔不仅高,而且非常牢固。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但“旬日复合”;民国十四年(1925年)强地震,大理城十室九塌,而千寻塔仅塔刹震落,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古往今来,塔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崇扬佛教、镇灾降邪、观赏三种,而千寻塔兼具三种功能于一身,具有教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千寻塔前的照壁上刻有“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耐人寻味。为什么千寻塔底座会有“永镇山川”四字呢?因为在历史上,大理是一个多水患的地方,“永镇山川”反映了当时修建三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镇伏水患。

崇圣寺三塔

千寻塔后方还有两个小塔,分立于大塔西南、西北两面,均距主塔70米,与主塔成等腰三角形。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建造的,两小塔形制一样,均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塔各据一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从远处看,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白族民族风格。

崇圣寺三塔

三塔的形制与中原塔颇为不同,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中原塔多为奇数;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俊秀。

崇圣寺三塔

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一直是一个谜。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1978年,在对三塔进行大规模维修时,在千寻塔内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还有一尊金质观音像,极为珍贵。这些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神秘面纱。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时大理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崇圣寺三塔

三塔景区内的“钟震佛都”的钟楼以及雨铜观音殿自然要看一看。钟是崇圣寺的镇寺之宝,筑于南诏建极十二年,惜已毁于清咸丰年间,如今的巨大铜钟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吨多。钟楼高19.97米,取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之意。

钟楼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里面供奉着云南最大最高的室内观音像——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原铸于南诏建极十三年,可惜文革时期被毁,重铸造的雨铜观音像依据清末遗留的照片精心复制,高8.6米,加上莲花座和须弥座总高12.6米。莲花座与观音像为铜像贴金,重11吨。造型如唐吴道子所绘细腰颇足观音像,又有大理地区男身女相的特点。

崇圣寺三塔

三塔倒影公园

三塔倒影公园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公园占地27亩,水域面积达10多亩。公园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许的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雄姿而得名。

崇圣寺三塔

园内种植有各种茶花、缅桂、杜鹃等众多异草奇花。公园小路皆用大理石铺成,路边苔绿如染,满园绿树成荫,清凉爽快,莺啭鸟鸣。公园内有一水池,水池西侧有高5米左右的大理碑亭,过亭沿曲廊行数米,可达水中的漾波亭。亭为六角,雕梁画栋,亭柱朱红,与碧水蓝天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漾波亭南侧有一小岛,岛上塑有一对栩栩如生白鹤,水中倒影,人动影移与漾波亭相映成趣。

崇圣寺三塔

倒影公园最有特点的是池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浪不惊、平如镜,三塔倒影清晰,令人叹为观止。角度不同,倒影形态亦随之各异,是摄三塔最佳场所。在冬季,整座苍山银妆素裹,三塔倒影更加美丽迷人。正如清代杨炳锃《三塔倒影》所赞“佛都胜概肇中堂,三塔嶙嶙自放光。苍麓湖蟠倒影,此中幻相说空王。”

惠小驴旅游网更多推荐:

春节大理之崇圣寺三塔行

大理崇圣寺三塔游览指南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攻略

【免责申明】

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下一个开始会怎样” 分享提供,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或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或其它任何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