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发
您好,欢迎来到惠小驴旅游梦想世界!
首页 > 旅游攻略 > 探寻深圳历史痕迹——观澜古墟
探寻深圳历史痕迹——观澜古墟
作者:不言情    出游时间:2013-08-19
康辉旅游公益分享平台
收藏 0 推荐 0 浏览 0

老街

  偏安一隅的小渔村,在经历的改革的浪潮后,发展为现今的大都市。深圳这座崭新的城市,让每个初到者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但在许多人看来,历史对于深圳来说,是沉重的文化负担。谁说深圳没历史,这些还保存于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化石就是最好的见证。

  据观澜当地人介绍,观澜古墟位于观澜街道新澜社区,东临观澜河,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的观澜古墟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是当时惠东宝地区最繁华的集市,号称“小香港”。观澜古墟,与东门老街、沙井清平墟、沙头角老街一起,并称为深圳“四大名墟”,但到了今天,这些老街大多已被市场经济的大潮完全吞噬,改建的改建,清拆的被清拆。唯有这座源于清初、盛于清末的观澜古墟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从2004年发现后,观澜古墟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被认为是我市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的墟市街区,堪称“深圳近代民俗历史第一街”。

  历史的痕迹,已经很难完整的遍寻到了,让我们随着文字的脚步追寻历史上的深圳原景。

  老街原景 追忆似水年华

老街

  踩着生出青苔的石板小径,游走在老街,两边的一爿爿铺面铁锁紧扣,绣迹斑斑,人迹寥寥,与观澜古墟资料记载所称的“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三教九流、不绝于市”大相径庭。

  观澜古墟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观澜大街,四条东西走向的东门街、新东街、卖布街、龙岗顶,以及沿观澜河的西门街、沿河街等十几条街道组成。其中,最长的街道约150米,最短的仅10余米,最宽不过9米,最窄则不足1米。鼎盛时期的观澜老街商铺林立、商贾云集,除益章票号、隆票号、宝山金铺、公益酒家、福记表店、叶广生表店、满生制衣店、叶满杉木铺、登康狗肉店等字号外,更是当铺、茶楼、客栈、轿馆、字画店、赌场、妓寨、鸦片馆、扎纸店、棺材铺、杂货铺、镖馆、药材铺、海鲜铺、榨油作坊等各种行当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墟市。

  昔日观澜 古墟鼎盛

观澜

  卖布街 引领时代潮流

  长90米,宽3.2米,卖布街是当时洋布、省布(本地产布)的主要买卖地。洋这里之所以叫卖布街,是因为它整条街全是经营布匹的,所毗邻的宝安、惠阳、粤北一带的人都要到这里来买布,不仅仅因为它是商贸中心,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里可以买到引领时代潮流的最新、最洋的布,而且商铺集中,货品繁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漫步卖布街,一些具标志性的残留痕迹,如商号二层正门之上的两侧,有“洋贸、布匹、省布”等字样,不难想象当时这里一派人潮涌动的闹市景象。

卖布街

  西门街 杂货街

  西门街,全长68米,在当时是杂货一条街。

  东门街 炮楼集群

  这里有一座高八层、占地面积42平方米的文昌古炮楼(后改称成昌楼),它是深圳地区最高炮楼之一,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斑驳的历史遗痕,为它增添了更多的沧桑与古朴,巍峨之势仍不减当年,它是客家人智慧与财富的象征。整个古墟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炮楼6座。

  新东街 商业一条街

  长85米,宽5.4米,当时的新东街为日用百货、水果(沙梨、柿子、山竹、菠萝、李子等)、小吃、理发等商业一条街。

新东街

  龙岗顶街 欧式风格

  这条街不长,有一座外观壮丽豪华,保存较完整的四层洋楼,名为“公益酒家”,意在服务于民。“公益酒家”占地面积为67.5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始建于民国时期,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公益酒家”的招牌名与楼的整个外观,都保持原貌。这里集酒家、旅馆于一身,主要面向外来的客商。

  在公益酒家的背后,有一条龙岗顶巷,巷里有一家当时很有名的狗肉店,叫做“登康狗肉”店,是观澜最早、也最有名的狗肉店。

龙岗顶街

  除老街外,碉楼也是观澜古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澜古墟北面以观澜河为依托,其他三面均构建有高大的古碉堡,它们代替了城墙,成为观澜古城的第一防务。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加上风雨的冲刷,很多碉楼已无法游览,只能在外面观看。这些碉楼多为明清时期传统的中式客家风格建筑,是客家人智慧与财富的象征。

  文秀公碉楼 “宝安第一碉楼”

  整个观澜建筑时代最早的碉楼就为文秀公碉楼,据该村东江纵队老战士说,其建筑于清朝时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被有关专家称为“宝安第一碉楼”。碉楼坐西北向东南,主体建筑三层,平面呈长方形,整体为三合土夯筑面。

  成昌楼 深圳最高的碉楼

  该碉楼为深圳地区最高的碉楼,位于观澜古墟东门街,建于民国年间。该碉楼坐东向西,平面呈长方形,长7.4米,宽5.4米,墙厚0.7米,楼顶护墙外饰一周黑一周红彩带,四面各设二处“口”形望孔,东西两面各设一鱼形排水口,西北角、东北角各设一瞭望台。

  红楼 中西合璧代表作

  在观澜古墟的龙岗顶,坐落着一座外观豪华,富丽堂皇,保存完好的四层西洋式建筑“公益酒家”。“公益酒家”占地面积为6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四层,楼高约为20米,建于民国1923年,是一座仿巴洛克式的西洋建筑。

  由来:国外图纸作蓝本

  观澜君子布籍华侨万启年创建了“公益酒家”。民国初期,他从国外回到观澜,拿出自己在国外的积蓄,并按照从国外带回的建筑图纸的式样,以及按照国外的建筑风格,在当时观澜古墟最繁华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建筑。这是观澜古墟上第一个外观完全西式的建筑,也是古墟当时最好的商用建筑。

  经营:首开使用女招待先河

  酒店在经营上吸收了西方的经营理念,是观澜第一个将酒家与旅馆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商家,开创了观澜酒家、旅馆联合经营的先河。同时,在酒家中最早开始使用“女招待”即女服务员,这些“女招待”最早的功能是从事端茶、送水、上菜等服务,后来发展到为客人提供其他服务。“公益酒家”在当时保守、封闭、封建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第一个将“女招待”引入酒家,在观澜开创了首先使用“女招待”的先河。

  旧古墟 新玩法

  观澜古墟正在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未来的观澜古墟将开发成为文物文化市场和酒吧一条街,再现观澜原居民生活的原生态和明清古墟的风情风貌。在这之前,让我带你先逛逛观澜古墟周遭。

【免责申明】

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不言情” 分享提供,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或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或其它任何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