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发
您好,欢迎来到惠小驴旅游梦想世界!
首页 > 景点介绍 > 潮州笔架山宋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之一
潮州笔架山宋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之一
作者:下一站幸福    出游时间:2013-06-29
康辉旅游公益分享平台
收藏 0 推荐 0 浏览 0

  景区简介

  概况

  笔架山窑所用瓷土的化学成分;氧化硅77.64%,氧化铝16.65%,氧化铁0.75%,氧化钙0.19%,氧化镁0.30%,氧化钾2.99%,氧化钠1.16%,用这种瓷土烧制青白瓷是很理想的,且开采方便,为瓷器的大量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

笔架山

  笔架山阶级窑的发掘资料表明,此窑的后段窑底之下,还有早期窑底,后段窑壁之外亦有早期窑壁,说明原来该窑后半段坡度小,抽力小,产品质量低,对后段窑室进行的适当的提高和缩小,既加大抽力,又容易控制还原气氛,这无疑是很大意义的改进。

  北宋潮州笔架山窑,学习了景德镇等各地瓷窑的技术和工艺,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生产了大量的优质瓷器,产品大量外销,成为北宋时期东南沿海具有重要地位的窑场。

  1956年故宫博物院第二次调查时采集到笔架山窑的炉颇具特色,炉式达10多种,其中一种炉如碗形,炉身外部通体浮雕莲花瓣纹,莲花瓣四层重叠,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比例匀称棱线突出,瓣尖圆润,下承空心座,座面有的饰以下覆莲瓣纹,与炉身上的上仰莲花纹相对称,既和谐又完美,设计与雕刻技巧均属上乘之作。

  完整的佛像,都是白釉,釉色白外微泛灰或米黄和浅绿色,釉面开细冰裂纹,胎为灰白色,除佛像底部外,通体施釉,像高约31厘米左右,头戴发髻冠,脸长方微圆,修眉目,眉际有一微微凸起的白毫,头部的发髻、眉、眼和胡须,描画酱褐色釉料,四座佛像均结跏趺坐于四方钝角座上。

笔架山

  位置

  笔架山宋窑位于湘桥。城东笔架山西麓。古遗址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2公里,窑址鳞次栉比,至今笔架山脚一带的群众,仍称该地为“百窑村”。

  历史

  笔架山窑场始创于唐,极盛于宋。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广东陶瓷之都”。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碗、盒、盏、灯、炉、杯、壶、盂、豆、釜、洗、枕头、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艺瓷,其胎质坚密,别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为主,兼有青、白、黄、酱褐釉等,釉质晶莹润泽、如银似玉,多数不开片或只是极细的鱼子纹片;饰纹以划花力主,还有雕刻和镂空的。新西兰学者艾黎在参现了潮州古瓷器展品后,兴奋地说,“我在国外看到好多古瓷器,原来它的老家就在这里!”笔架山宋窑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笔架山

  自1953年起,广东省博物馆及潮州文化工作者,配合基建工程多次对宋窑遣址进行考古发掘,先后清理了11窑遗址,其中既有阶级型龙窑,还有斜坡式龙窑。最长的十号窑长78米,宽约3米,除窑头及火膛被毁外,窑壁、窑尾、隔火墙、阶级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有被列为一级藏品的“麻姑进酒”、有小洋人和哈叭狗等玩具,还有饰以八字胡的观音佛像。而最宝贵的是在几个释迎牟尼佛像座上刻有“治平”、“熙宁”等年号及“水东中窑甲”、“匠人周明”等区工姓名的铭文。

  笔架山宋窑遗址,是我国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对研究我国南方瓷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近代,潮州陶瓷生产基地已移在枫溪、古巷、凤塘一带,以及饶平的三饶、九村等山区腹地。潮州陶瓷尤以工艺美术瓷著称,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的赞誉。在彩绘工艺上也推陈出新.形成了创意高雅、格调清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填彩堆金,素淡金碧,各赋其神的潮州风格。从笔架山宋代“百窑村”,到枫溪陶瓷业的再度崛起,折射出潮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及陶瓷文化的灿烂光辉。

【免责申明】

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下一站幸福” 分享提供,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或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或其它任何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